向咖啡粉中倒水,会有气泡冒出来,而且粉末整体会膨胀,气泡冒出来的样子和粉末的膨胀程度不一样。这些气泡到底是什么呢?
气泡中的气体是烘焙咖啡豆时产生的二氧化碳,形成气泡外膜的是蛋白质或多糖类等(与意大利浓咖啡表面覆盖的气泡成分相同)。有人认为,在冲泡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咖啡发涩的原因,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。因为即使将气泡撇出来,放到冲泡好的咖啡中搅拌,也喝不出和之前的味道有什么不一样。
往咖啡粉里倒水时产生的气泡,有的很细小,有的很大,有时几乎不产生气泡。这是因为释放二氧化碳的方式有所不同。
刚刚烘焙好的咖啡豆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,如果立即磨成粉,倒入热水就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。这些气泡会妨碍咖啡的萃取,但这并不代表咖啡豆不好。我们会发现,此时即便用平时的方法冲泡咖啡,味道也比平时要淡。
所以人们常常说:“新磨好的咖啡豆,要放一个晚上再用。”如果几乎没什么气泡,或者咖啡粉的膨胀度低,这是因为咖啡粉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。有人说,如果不怎么膨胀,是由于咖啡粉不新鲜。的确,烘焙后随着时间的流逝,咖啡豆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越来越少。
此外,咖啡粉不容易膨胀的原因,还可能是因为装包时放入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脱氧剂,或是由于使用了颗粒大的咖啡粉并缓慢倒入热水,以及水温较低等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