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饮里的微创新,最直接的体现在小料。
加腐竹、做成汤圆…我发现这两年小料的变化是混搭,擅长创新的品牌都很会做小料。
01
腐竹、汤圆、糯米
小料越来越“混搭”
如果说前几年茶饮中小料的特点是“八宝粥式多料”,那么在近两年,小料的特点呈现为“混搭”。
先来看近期案例:腐竹也能做小料。
包心粉圆外皮软糯,内层流心,常见馅料是红豆、紫薯等。11月,伏小桃使用芋泥口味的流心汤圆;雅克雅思上新的“黑芝麻系列”饮品中,用到黑芝麻口味的夹心龙珠。
还有用糯米的,甜品杯中用到的米布丁,是将牛奶换成椰浆,与白糯米熬制而成;书亦烧仙草将斑斓汁结合糯米,使用斑斓糯米。
这股混搭风,十分明显地,可以总结出2个特征:
1、重塑经典:用新原料、新做法把原有小料做改良,赋予新口味,比如用原本的龙珠小料,多做出一层夹心,还借助流心的变化,打出新的概念。
2、创意重组,做更大胆的结合:比如芋泥混合麻薯,变成新的双重五谷小料;比如用腐竹搭配了麻薯,将豆香、奶香、米香融为一体,风味不减、新鲜感增加。
也就是说,换风味、换造型,用新原料做升级,都是在通过混搭做出创新吸引消费者。
02
创新力强的品牌
都擅长做小料微创新
03
创新型小料从哪找思路?
1、结合地域特色,打造“集体回忆”
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小众食材融入饮品,是品牌一直以来的研发思路,这点在小料的升级上也能看出。
比如去年流行的“斑斓风味”,结合地域特色,参考泡鲁达等东南亚风情小吃,将椰子、斑斓搭配,打造异域风情,一时间多个品牌都在上架,斑斓、糯米等原料也成了热门。
郑州本土品牌眷茶,推出荆芥柠檬茶,带着荆芥这个特殊的香料破了圈。
发掘地域特色,与本土文化相连接,超适合区域型品牌为消费者打造“集体回忆”,是赋予品牌新文化内涵和生命力的好用方式。
2、紧跟季节时令,让产品更应景
整理这些小料的过程,我发现近半数小料的上新,都在紧跟季节时令。比如春季有樱花奶油、玫瑰/樱花冻;夏季有椰子水冻;秋冬有芋泥汤圆、南瓜奶油等。
以消费者熟知的大众风味做基础,叠加季节特色,不仅能保留好口感,还能利用小料制造应景的话题点。再从备货成本来考虑,当季可用的小料,成本也不算高。
3、经典再升级,做风味叠加
除了做风味小料,经典款的再升级也同样值得关注,比如喜茶添加芋头丁的芋泥、雅克雅思的黑芝麻夹心龙珠、伏小桃的米布丁、芋泥汤圆等等。
可以看出,这类小料或用多种元素做叠加,或以经典款为基础,在细节上做变化,增加饮品整体风味。还做出了变化,引起消费者对于“升级”的好奇心,从而促进购买。
以消费者熟知的大众风味做基础,叠加小众特色,增加口感层次,小料虽小,微创新从未止步。
摘自:饮力实验室
免责声明
凡本站注明“来源:”或“摘自: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